在山南的贡嘎县在线股票配资查询门户,一片曾经沙土飞扬的山地,正悄然披上绿装。
“原来这里全是白茫茫一片,风一吹,沙子就往脸上打。”村民索朗站在曾经荒芜、如今已见绿意的山坡上,语气里是藏不住的欣慰,“干了五个月,现在满眼都是绿色。空气变好了,不再那么干了,我们生活质量也明显提高了。”
索朗是南北山造林绿化贡嘎段营造林先造后补工程11号片区的一名造林工人。“技术人员告诉我们,种树就像养小孩,你得用心,它才能活得好。”索朗笑着说。如今,他不仅熟练掌握了高原种树的技巧,更在家门口实现了稳定就业。“早上能送孩子上学,还能照顾老人和牛羊,家里人都非常支持我来这里工作。”
绿化养护工人正在工作中。人民网记者 次仁罗布摄
该片区负责人金辉告诉记者,参与这项工程的技术员大多来自内陆省份,他们带来了先进的植树和管理经验,在这里同藏族、彝族、回族、满族等各族群众一起劳动,同吃同住,就像一家人。
“最初我带着四五十个藏族同胞一起上山种树。他们常与我分享风干牛肉、酥油茶、甜茶和糌粑,我也慢慢习惯了高原的饮食。”金辉回忆起与藏族同胞共事的点滴,言语中满是温暖。
目前,11号片区的造林面积、苗木种植、沙柳沙障铺设及管护工程已全部完成,苗木成活率高达91%。
在离11号片区不远处的3号片区,负责人齐朋飞带领团队攻克了高海拔沙地造林的难题。
“在刚接手这个项目时,我们心里非常担心。因为这个项目全部是沙地,而且降雨量仅不到400毫米,蒸发量却达2000多毫米。”齐朋飞说。
面对沙地立地条件差、干旱缺水、土壤贫瘠及运输困难等多重挑战,齐朋飞带领团队综合运用企业自创的“集水托盘”节水灌溉栽植技术、有机肥与保水剂改良土壤技术,以及“沙地车+无人机+人工”协同运输模式,大幅提高了苗木成活率和施工效率。
位于贡嘎县南北山的绿色植被一景。人民网记者 次仁罗布摄
“我们不仅要把树种活,还要让它们长得好、长得久。”齐朋飞告诉记者,项目通过“以工代训”方式,培训出了30多名藏族养护工人,人均月收入达到8000元,真正实现了“增绿、增效、增收”三同步。
在贡嘎县林草局局长巴桑多吉看来,在高原种植树木更能体现养育生命的意义,就是需要在每个环节都做到位。他曾多次与工人们一起,花几个小时爬上高山、亲手指导栽植。目前南北山造林绿化贡嘎段的造林进度已经达到100%,全面进入造林管护期。“未来我们还会持续关注树木的状况,确保绿色底色得到保障。”
“以前一提到山南,大家的印象都是风沙多。未来,我希望看到从贡嘎到泽当,再到拉萨,有一条100多公里的绿色长廊,进一步实现青山绿水的景象。”巴桑多吉说。
截至目前,贡嘎段已完成造林2.9万亩,树穴开挖404万个,参与群众达11万人次,累计增收3239万元。
绿化工程一角。人民网记者 次仁罗布摄
绿色,正在成为贡嘎最美的底色。这一棵棵伫立在高原上的树,不仅固住了流沙、涵养了水源,更滋养了百姓的生活与希望。
“我希望再过几年,孩子长大了,这些树也长更高了。”索朗望着眼前渐已成林的绿色在线股票配资查询门户,充满期待。(吴雨仁、杨曦、欧阳易佳、次仁罗布、李海霞)
嘉喜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